新闻中心 Case
( Tel ) 电话
027-83866177
( Fax ) 传真
027-83866177
( E-mail ) 邮箱
sales@ekmr.cn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日期: 2017-03-30
浏览次数: 149

安全生产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一、安全生产概念   

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比如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道路交通中的人身和车辆安全等等。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简言之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工作。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后者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前者则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上述解释只表述了一个方面,都不够全面。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我国各行各业及其广大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必须贯彻执行和认真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围绕安全目标进行生产建设。同时,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法规政策也是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去实现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的是国家制定的,有的是企业自己制定的。1963年3月30日我国在总结了建国初期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国经薄字第244号)。在这个规定中,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的五项基本制度,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尽管我国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五项基本制度仍是我国企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此外,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在五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如安全卫生评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检修,动火及防火以及文明生产等制度。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四、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是指企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要抓安全。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是我国企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国家和企业的职责,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努力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事故;其次,企业的最优化目标是高产、低耗、优质、安全的统一。忽视安全,片面追求产量、产值,是无法达到最优化目标的。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还可能给环境、社会,及至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体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应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生产组织者在生产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当主动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要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落实到每个职工的岗位责任制中去,从组织上、制度上固定下来,以保证这一原则的实施。  


五、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整体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所要达到的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活动过程。安全生产目标通常以千人负伤率、某万吨产品死亡率、尘毒作业点合格率、噪声作业点合格率及设备完好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值来表示。

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不仅能进一步深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使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全员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任务是制订奋斗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与奖惩,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主动按照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查同意,由主管部门与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单位签订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纳入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计划,主要领导人(企业法人代表)应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负总的责任。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的结果,一切决策以实现目标为准绳,依据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有组织地开展企业全体职工都参加的群众性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持久地进行下去,以此激发各级目标责任者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自觉地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体系的确立、目标的实施及目标成果的检查与考核,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值。采用科学的目标预测法,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目标值,并研究围绕达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2)根据安全决策和目标的要求,制订实施办法,做到有具体的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技术措施,明确的完成程序和时间,承担责任的具体负责人,并签订有关合同。措施应力求定量化,以便于实施和考核。    

(3)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不仅要规定目标值,而且要把目标值分解为若干具体要求加以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层层负责,实行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工段,工段保车间,车间保全厂(公司),企业保主管部门。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和全员职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    

(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作为整个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租赁制和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单位负责人,应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实现 与否所受到的奖惩和他们的经济收入挂起钩来,完成则增加奖励,未完成则依据具体情况给予处罚。    

(6)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弄虚作假者,要严肃处理。   


六、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身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按组织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下列两大类:    

(1)安全生产大检查,指由上级有关部门,如劳动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各种安全生产检查或专业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通常是集中在一定时期内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一般规模较大、检查时间较长,揭露问题深,判断较准确,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安全,并对安全生产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进行整改。   

(2)自我检查,指由企业自己组织的对企业自身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的各种检查。

企业自我检查通常采取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检查、专业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经常性检查是指安全技术人员和车间、班组干部、职工对安全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定期检查是企业组织的定期(如每季度、半年或一年)全面的安全检查,如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检查。群众性安全检查指发动职工群众普遍进行安全检查,并给合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此外,还有根据季节性特点所进行的季节性检查,如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降温以及雨季防水等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认识,查管理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设备,查安全卫生设施,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查各种事故隐患等。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较多,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深入现场实地观察,召开汇报会、座谈会、调查会以及个别访问老工人,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等等。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七、五同时    

“五同时”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五同时”要求企业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组织管理环节中去。    

“五同时”促使企业在生产工作中把对生产的管理和对安全的管理较好地统一起来,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五同时”使得企业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及各项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安全卫生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设置安全管理专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八、三不放过    

“三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三不放过”原则是在对调查处理工伤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者和群众的教育以及事故防范措施这三个方面指出的严格要求。这些要求也正是我们进行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的真正目的所在。   

“三不放过”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困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困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三不放过”原则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不能认为原因分析清楚了,有关人员也处理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必须使事故责任者和广大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并深刻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大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在今后工作更加重视安全工作。    

“三不放过”原则的第三层含义是要求在对工场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时,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督促事故发生单位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最终目的。 


九、三个同步    

“三个同步”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三个同步”要求把安全生产内容融化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中,以保证安全与生产的一体化,克服安全与生产“两张皮”的弊病。   


十、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指在操作人员容易产生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场所,为了确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标示。    

制订安全标志的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标志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保护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标志应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必要时,还要一些补充的文字说明与安全标志一起使用。  

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其含义是: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表示指令或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志、通行。

安全标志按其用途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   

安全标志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9种: 

(1)防火标志(有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质及位置,防火、灭火设备位置);    

(2)禁止的标志(所禁止的危险行动);    

(3)危险标志(有直接危险性的物体和场所并对危险状态作警告);   

(4)注意标志(由于不安全行为或不注意就有危险的场所);   

(5)救护标志;   

(6)小心标志;   

(7)放射性标志;   

(8)方向标志;   

(9)指导标志。   

 对安全示标志要进行检查。该项检查是对所设安全标志同作业现场的条件和状态是否相适应的一种检查。 


安全生产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过去,我们从电视或报纸上看到许许多多生产企业由于不重视安全而发生的事故举不胜举,那些受害者死伤的惨状和家属们痛不欲生的场景,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伤害。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更是必不可少的。安全工作应放在一切生产企业工作的首位,企业应当以安全保障生产。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当口,更要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把预防为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做到珍爱生命,安全生产。忽视安全隐患,必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说,唯有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出差错,我们的企业才能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去创造辉煌的明天!  

为了我们的家人和亲人有一张欢乐的笑脸,为了我们的企业能蓬勃发展,请珍惜和尊重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牢记安全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让安全生产始终铭记于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本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新闻: / 相关新闻:
2019 - 03 - 12
导语: 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从用光角度看,IV类、V类、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从用光角度看,IV类、V类、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具体的区别、优缺点,请接着往下看。首先,我们简单看下这几类配光的出光方式:IV类配光:前后(R0- R180)强不对称,左右(R90- R270)对称。          V类配光...
2019 - 03 - 08
导语:2019年,是日本摄影师RK拍摄城市的第六年。不过他确实没料到,自己会因为一组拍摄中国城市的照片在INS上爆火!最先走红的,是一组5D魔幻山城重庆的美图!第二个城市,是重庆的老邻居成都。比起山城的赛博朋克感,成都则穿上了一层传统的华裳!满目的中国红,加上西部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纯粹的中国风味,反倒让成都演绎得极好!RK为重庆、成都、香港、台北拍摄的这组摄影作品,让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它...
2019 - 03 - 05
导语: 常用建筑物外观照明方式有整体投光照明、局部投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装饰照明和特种照明。人们常常会将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照明方式结合。少量使用泛光照明,大力提倡局部照明,适当使用装饰照明,特别强调内透光的照明方式及强调民族建筑形式的艺术照明,是建筑物照明的发展方向。                 ...
2018 - 10 - 22
【导语: 之前的多期文章中,我们都有谈到一个概念,叫做灯光设计要“以人为本”,不管是商业照明,还是别墅照明,亦或是普通的居家照明,都不可抛离这个大的原则。那么,对于别墅灯光设计,我们要如何安装、布光,才能真正做到照明功能和科学健康的协调统一呢?】  之前的多期文章中,我们都有谈到一个概念,叫做灯光设计要“以人为本”,不管是商业照明,还是别墅照明,亦或是普通的居家照明,都不可抛离这个大的原则。那么,...
Copyright ©2005 - 2013 凯美瑞建设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联系电话: 027-83866177-809